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民生 >  >> 
乡村振兴 | 上思:小竹笋成为乡村振兴“绿色引擎”
来源: 上思县融媒体中心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22 12:14:54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上思县公正乡立足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,通过发展竹笋种植及培育干笋加工产业,延伸当地农特产产业链条,不断提升竹笋产品附加值,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和农户增收双赢。
时下正是竹笋采收上市期,走进公正乡吉彩村郁郁葱葱的成片竹林里,一根根厚实肥嫩的竹笋破土而出,长势喜人。连日来,吉彩村的村民们结伴到竹林中挖笋。当天,村民黄国兴和黄威穿梭在竹林中“摸索”采挖竹笋,经过几小时的采挖,两人提着一大袋的鲜笋满载而归。
在吉彩村村“两委”的竹笋收购点,村民们将采挖剥皮好的新鲜竹笋络绎不绝地运送过来。卸货、分类、过磅、结算......现场忙而有序。村民黄大姐采挖了一百多斤的鲜笋,以1.1元/斤的价格售卖给收购点,数着结算的鲜笋款收入,黄大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该收购点当天上午就收购一千多斤肥大白嫩的竹笋,这些鲜笋即将装车运往公正乡那齐村的干笋加工厂进行精细化加工。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在那齐村干笋加工厂,该村脱贫户黄培友和到该加工厂务工的3名村民立即将收购回来的鲜笋进行切片加工,切片后再经过蒸煮、漂洗、晾晒、烘干、包装等数个工序后,最终制作成干笋,走上老百姓的餐桌。“村委聘请我来切笋、晒笋,每天有120元的收入,我很满足。”黄培友一边切笋一边高兴地说。
据了解,为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组合拳”,公正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通过“党支部+村级集体经济组织+生产加工基地+农户”模式,大力培育和发展竹笋深加工产业,目前建成那齐村、三英村两个干笋加工厂。今年8月份以来,已收购了1万多斤鲜笋,2022年从全县各个乡镇累计收购加工10万多斤鲜笋,为当地村民带来20多个就业岗位。干笋加工产业在打通农户鲜笋销售渠道,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,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。
“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农户种植麻笋,于是我们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,认为干笋加工项目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。我们干笋加工项目去年8月份启动,已累计营收22万元。我们村集体经济总共有5个项目,一个是生态养鱼,一个是茶叶加工,一个是蜂蜜加工,还有桑苗培育,我们将进一步联动这5个特色产业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带动当地农户增收。”北部湾港集团派驻那齐村驻村第一书记韦明说。
小竹笋成为了促进当地群众增收、推动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引擎”。下一步,公正乡将持续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推动竹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,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“动能”。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